警惕丨有关老年人的新型骗局正在上演 |
分类:合同文书 时间:(2022-04-27 11:34) 点击:159 |
唐山律师带来案情简介 001 保健品类 免费营销变保健品(先造势,再诈骗) ①骗局:诈骗周期一般持续8天左右,前几天为造势阶段,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赠送鸡蛋、抽奖、播放电影等方式,吸引老年人到场,之后假扮专家现身讲课、免费检查。 真相:谎称检查出身体问题,需要用药治疗,进而推销保健品,忽悠老年人购买。 ②骗局:冒充公益组织或官方机构,声称提供“免费医疗”的名额,享受大额免费医疗额度,吸引老年人加入微信群、QQ群,以便“享受更多实惠”。 真相:在花言巧语下,一些老人以“入会”“缴纳保证金”“手续费”等名义被骗走现金。 002 投资类 1.以房养老变理财 骗局: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,打着“以房养老”、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,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。 真相:操作流程多、参与主体乱、投资风险高,且所谓“理财产品”很可能是虚假的。 2.学习理财、投资项目 ① 养老项目投资 骗局:承诺高额分红、保本高息、预定养老服务等,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“养老服务”项目,收费名目五花八门,如“贵宾卡”“会员费”“预付费”等。 真相: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,获得资金后运作、流向不透明,集资卷款跑路风险高。 ②饥饿营销 骗局:用“限时优惠”“限时福利”等饥饿营销方式诱导交费续课,并发布一些通过学习获得理财盈利的截图,不停洗脑。 真相:诱导老人购买与其风险能力不匹配的基金产品、保险产品等,甚至在特定券商或第三方机构开户,平台从中获得高额佣金。 ③ 藏品鉴定 骗局:为老年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藏品,把廉价藏品估价至百万元,收取万元“标的费”后自导自演“拍卖会”制造藏品流拍“剧情”。 真相:最终按照协议把“标的费”全部据为己有,其手段专业、迷惑性强,让老年人防不胜防。 003 个人自身类 1. 拿钱买的荣誉 骗局:不会画画,却被授予某画院外籍终身院士的称号,只要花钱,就可以将其事迹收录进各种“文编”“文集”。 真相:一些打着“文化”“艺术”旗号的非法社会组织,通过冠以“中华”“国宝”“皇家”的名头颁发奖牌、证书列传等贩卖虚假荣誉,诈骗老年人。 2. 赚钱APP,奖励难兑现 骗局:看视频赚钱、玩游戏赚钱、听歌赚钱、走路赚钱……这类赚钱App以赚钱为诱惑,吸引老年网民下载并参与。 真相:通过植入App来记录和分析老人数字行为轨迹,窃取私人信息,强制性广告投送,奖励承诺难兑现。 3.与“明星”网恋 骗局:冒用老年人钟爱的明星制作视频,配上表白话语、情歌等内容,再加上后期的配音,让老人误以为是真的明星在与自己互动,制造恋爱假象。 真相:从点赞、打赏发展到大额转账,顺理成章陷入骗局,有的还会引发严重家庭矛盾。 老年人群体作为如今网络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群体 受到了骗子们的“青睐”,我们也要多多关注家中老人的手机健康情况, 提高警惕,拒绝贪小便宜的心理,谨防上当受骗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